News center
开云(中国)官网
我的乡村,我振兴;我的家乡,我奉献

农业,作为中国的传统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农业也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发展形势。在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振兴乡村成了各个行业、社会精英必须履行的职责。面对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大家应该积极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造福乡村,造福自己的家乡。

 

每到过年,都有一群从未真的见证过真实农村的小知识分子(尤其是80、90后)含泪抒发着对于想象中乡村的思念。这种妄想式的抒情相当的虚伪和矫情。

 

是这些没体验过农村生活的文艺青年滋生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浪漫主义情结。把贫穷品德化,把落后浪漫化。其实,北上广有多么灿烂,农村就有多么腐烂。

 

在讯息如此发达、科技如此创新的现代社会里,为何这群人的生活竟会如此?可惜,这便是赤裸裸的人性,无论你愿不愿意,它都摆在那里,真实地发生,并伴随着时钟的摆动继续而又变本加厉!

 

现状:走向“死亡”的农村

 

 

这一切的爱与痛之中,个人无能为力,仅能摘录其中的片段,并筹划着有朝一日立此存照,记录民风速变、一个村庄的死亡全程。

 

歪风何时了?

村里的娱乐方式是略显单调的麻将与字牌。这个风气在长达20年的时光中长盛不衰,年老者负责操持家务、照看孩子,而坐在麻将桌上的是一群身强体壮的中年男女和一群敢于下赌注的年轻人。

 

 

麻将牌局会持续几个昼夜,直到把兜里的钱输光才肯回家。中途只停歇片刻,泡一碗方便面、吃几片面包、快餐或者撬开一瓶啤酒填肚子。

 

为了就地取材、节约时间,这些赌局常设在小卖店中,赌家们一手搓着麻将,腾出了另一只手啃着面包、吃着饭。春节期间,从年前十二月,直到年后正月末,都是牌局的最盛时光。

 

走门串亲的外地人多起来,新旧牌友们云集一决高下,上万元的输赢,说是“娱乐娱乐而已!”。靠收取麻将桌和字片桌“台费”的老板,此时,比家里出了个状元还牛逼:“今年放出了几十万!”等等。

 

故乡还在,但村里的魂没了!

故乡还在,但村子的魂魄早已死去!宗族家训的血脉早被抽空。

    

从2014年开始,微信在村里的男女圈里流行起来。可是因为村里太过偏僻,家庭座机入户尚不足十年,联通网络在很多村里还没有信号,移动网络信号只在个别地段时断时续。即便日常通电话时,也会经常掉线。

 

 

邻居走的走,出去后,不回来了。没有了往日的团结,沟通,变了,当情怀死去的时候,谁来振兴?

 

恶习欲演欲烈

这并不影响微信的使用,他们不会抢红包或者根本没红包可抢,只用微信通联外界,并企盼着外人能拯救自己。因为打字慢、识字有限,使用的习惯是按住说话。

 

最急人时,刚说了几句,未等按发送键,信号中断了。于是,村里时常会看到这种特殊的场景,有人在房前屋后往返很多遍,双手高举着手机。

 

 

他们大声地叫唤:“今夜里买什么咯?我看是要出XX了,手机里传出笑声:“我想买一期蛇,昨夜里我做了个梦,看见一条蛇,今天不出出蛇才怪,我做梦一向很准的……云云......”

 

买码的都在打电话问,或向庄家报码,等着9点30分这一刻的到来!因为这是出码的时间,都等着1比40的高额彩头大发横财!

 

人情去哪呢?

过年春节回家,在我听到的众多故事中、没有哪一家村民是真正大方的。同情心没了,人们变得更加自私起来。

 

唯一没有多少改变的就是哪些“五保户、孤寡老人”,他们有的在孤守破房或者等待亲人,还有的“五保户”拿点国家的补贴也打着牌,这些五保户,被认为是思想上的五保户。当然还有做乞丐的还是乞丐,他们遇到回家乡过年的说“散点…帮助点…”

 

 

五保户、敬老院、孤寡老人....但好像没有博得人们的同情。有些稍微有点钱的去看看敬老院、给点钱帮助人,遇到讨米的打发点,被人说成是摆阔。而一夜输掉成千上万元的倒变得理所当然了!

 

攀比成风

放鞭炮却在攀比。贷款买车、买房、建房等都在攀比,谁来关心年迈的父母和老去的邻居与即将消失的村庄?

 

每年春节都要燃放爆竹,近些年来流行城市中常见的烟花。期间,总会有一些不受控制、火花四射的烟花爆竹,钻进稻草堆中,从一个微弱的小火苗燃烧成一团扑不灭的火球。

 

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体,雾霾的抱怨却移祸于领导监管不力,即使和领导与政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临近春节,每户农民无论穷富,都要购买烟花,每户花销少则三五百元,多则超过千元。一个小地方的烟花爆竹会花费近100万!却舍不得其中的10分之1做慈善!

 

笑贫不笑娼

交通、信息不变与大山隔绝了农村人的视野,他们不知道、更不关心外界发生了什么,日久变得难以明辨是非、通达事理。在村人眼中,好与坏、是与非的衡量标尺和参照系,是比他们相对富裕的几个村民。

 

 

这群一夜暴富的聪明人,是靠胆量起家,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敢于挑战道义和法律底线的那些人。在村人的思维中,宗族传统权威早该被打破,唯有自身钱包很鼓的人,说出的话才具有分量,才能服众,才理应被推崇为德高望重。

 

而不用关心所讲内容是对或错,更无须计较发言者的年龄大小和辈分高低。这种逻辑极为简单:有钱人,就是成功的,也一定是最正确的。

 

土地谁来种?

因为劳力限制,村庄里的耕种方式,这些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水田当旱地种,插秧割稻,没有几个劳力是难以完成的,请人帮助犁水田,或者插秧,一天要120到150元甚至200元的人工费,还不大容易请到合适的人,于是逐步都改为种旱地或者荒弃,全村的水田,插秧的面积及劳作的人很少了,即使有,也被人笑话成没出息的。

 

有些直接说,种一亩水稻还不如给人做几天零工,用打零工的钱足够买米吃,他们不知道买到的米是否安全,当然他们是无知的。

 

二、旱地的种植方式,已经全靠除草剂和农药了,过去都是犁地,锄草,现在都不用了,但这样连续多年种植下去,田地退化,土质板结,种上的庄稼更容易发生自然死亡之类的疾病,产量大减。老人们都自我解嘲:这哪里是种地啊。他们也深知这种方式不可持续,但没有劳力,又有什么办法呢?

 

 

 

三、目前还有老一辈的村民苦苦支撑,往后的发展,基本可以断定,年轻人不会种地了,自然和人争夺田地的较量,将会以自然的胜利而告终。当然,人退林进,也未必不是好事,但村庄的衰落,或将是不可避免的。

 

曾经的邻居,老了

这也是一个局限的天地。农村的家乡,全村百来户,拥有20万元以上家产的农户寥寥无几。四面深山环绕,只有一条破水泥路通到镇上与邻县的乡镇,每天有早晚两班客车通行。

 

很多村民,一生未出远门,还有更多的老人,没读过一天书,一辈子没走出大山、进过县城。没见过世面的老人,却是大山中最后一批宽厚仁慈之人。

 

可惜,这些老人越来越稀缺了,人们认识的老人也渐次过世了。此后,一个儿孙满堂的家族根基开始坍塌,家风越加败落,族人之间不再友善和睦,一个尚未成家的小辈不仅可以辱骂父母,甚至还敢随手抓起一根棍子冲向他的父母。

 

犹如一棵大树,尽管枝叶繁茂,高耸参天,掏空树根后,树干和枝桠也开始枯落和腐烂。

 

 

人之间的家长里短、生活百科,而事故的主角则是一批非正常人,但他们神智健全,没有任何的精神疾患。这场事故的本质,是赤裸裸的人性与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人情味却无比缺失的时代产生的激烈对撞。

 

 剖析:触目惊心的农村

 

假货成灾的农村

现如今不良厂商“另辟蹊径”,将假冒伪劣商品向农村市场转移。一些农村消费者防范意识不强,对假货警惕性不高,维权意识也不足,比较容易上当受骗。更为重要的是有关方面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较为薄弱,存在较大的漏洞。

 

而农村消费者即便发现了问题,也面临投诉难、维权不易的问题,这就给假冒伪劣商品很大的生存空间。

 

下面让我们看看那些哭笑不得的假货:旺仔”“旺子”傻傻分不清楚、皮炎平的999与666分不清、清风与清凤分不清、康师傅与康帅傅分不清等等。令人窒息的臭味,各种养殖场、生活垃圾、臭水沟、无人打理的家园等。

 

家乡的水,甜在回忆里

地下水不能喝了有条件的家庭花钱打深水井,(打井是不是会变成一个产业?)。河水不能喝是沿河工业、矿业、尤其屠宰业、工厂化养殖业造成的,河水已严重污染,成了劣五类水;浅层地下水不能喝是农业污染惹的祸,农民为图省事,减少向土地上投入,使用大量的化肥、除草剂等农药,最终导致了赖以为生的地下水不能喝了。

 

原本喝水不要钱的农民,今天尝到了花钱买水喝的苦头——那水是要天天买、顿顿买的啊。小时候,大家都在家旁边的小河里喝水,那时候的水是甜的,现在,家乡水的味道只在回忆里。

 

 

杀不掉的虫子

现在的农业充满了杀机,害虫几乎都是经过农药洗礼的,农药越用越多,而害虫似乎也越战越勇,在过去一百多年的人虫大战中,化学对抗的胜者似乎是害虫而不是人类——医院里癌症病人越来越多,而害虫繁殖速度依然成倍增长。害虫在农药胁迫下,会出现进化,这个进化是在农药诱导下产生的。

 

据说有些害虫泡在农药原液里也毒不死。这类害虫进化出来了一层隔离液态的蜡质毛。如果有人研究农药诱导的害虫进化机理,应当有很好的科学发现。农民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每年继续用不同农药洒在农田、庄家里。

 

有些虫害是农药商和农药贩子人为制造出来的恐慌,为了吓唬农民,其目的是兜售其农药,他们不关心农民是否治住了害虫,他们关心的是农药的销售量。当农田出现的害虫的时候,仅仅是每亩出现2~3头害虫的时候,植保专家就建议农民喷洒农药,还推荐他们使用哪一种农药。

 

如果不打,农民们经常听到的是下面的话:你不打农药吗?不打庄稼都毁了。一些政府官员也成了农药商的传话筒:“不打农药,产量会减少70%,甚至会绝产。”现在农药的名称越来越奇怪,如“一步绝”、“一月无虫”等,既充满了对害虫咬牙切齿的恨,又充满了对农民的诱惑——不怕你不来买。

 

美丽乡村去哪了?

农村中垃圾严重增多了,尤其白色污染,倒退三四十年,乡村是很少垃圾的。那个时候没有塑料袋,也没有农膜,主要是动物和人的排泄物。几乎每一个农户家里都有拾粪的工具。如今,人和动物的粪便明显比过去少见了,但严重增多的是各种垃圾。

 

首先,农田的地膜残留物就是一种。每年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如西瓜、花生、包谷(玉米)、土豆等都需要大量使用地膜。这些地膜非常薄,没有回收利用价值,收获庄稼后农民就将地膜捡起来放在地头,一些残留的农膜留在地里。有时候地头上杂草多了,农民在烧杂草的时候,一把火也将地膜焚烧了,释放出严重的致癌物。

    

 

其次,是各种农药、化肥的包装物。它们几乎都是塑料类制品,有些为塑料袋,有些加工成塑料瓶。

 

第三是各种食品的包装物。饮料瓶、矿泉水瓶、牛奶瓶,方便面袋,薯条袋,几乎村民从商店里买来的所有食物都是用塑料包装的,即使香烟,外面也有一层膜。

    

第四是各种塑料袋。城里人的超市对塑料袋实施限塑令,但那些被限制的塑料袋全部进入乡村,现在农民赶集卖东西,根本没有带包带筐的习惯了,到处都提供一次性塑料袋。集市散场后,地面上的垃圾塑料袋遮盖地面,现在乡虽然有了专门的环卫人员,但基本还是焚烧的多,这些垃圾袋借助风或雨水的力量,就会进入河流或沟渠。

 

第五是村民的各种生活垃圾。旧衣服烂鞋袜,废旧的塑料桶,布头与塑料把,加上烂菜叶与废纸片,这些垃圾有些就手被村民倾倒在沟渠内,刮风下雨后再冲到下游去。

 

怪病多了

据老一辈人说,第一次听说癌症这个词,是20世纪70年代。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去世,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去世,县有线广播里传来这个消息。村民们悲痛之余,私下互相打听,癌症是什么样的病,那么厉害,连国家都治不好。可见,40年前,癌症对于村民完全是很新的名词。如今,村民们因病去世的多了,而更多的病,都是在医院里查出的癌症。  

   

先是村民感觉某个部位不舒服,疼痛难忍,送去医院检查,往往都是癌症后期。后来这样的事情多了,谁家发现有人疼痛,就很自然地猜想是不是得了癌症。

 

癌这个字里有3个口字,病从口入,癌症也多是吃出来,喝出来的,更有空气中致癌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村民们得肺癌、食道癌、肠道癌的多,就很可能与空气、水和食物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村民们常年接触农药、化肥、地膜,这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村民们说,打除草剂的时候连窗户都不敢开,气味很难闻;打农药时有时浑身红肿,洗澡都不管用;他们在田间地头焚烧地膜时,点着火走了,但空气中的致癌物却进入了大气,上百年不能降解,对于这一点,村民是不知晓的,再跟第一条的假货关联一起,你想想,农村都成怎么样了?

 

思考:乡土是否还可以重建?

 

中国的多数乡村已被城市化的步伐碾压的“空心化”,很多人在为消逝的乡土文明而呼吁反思,这是因为它走的太快、把文明丢的速度过快。而人们的故乡,它却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因为笨重的身躯和闭塞落后,走的太慢了,本该为此庆幸。但不幸的是,它却走向了另一种根脉断裂的的病态极端。

 

我们知道,乡村的衰败确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并且越来越严重,而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乡村的各种资源(尤其是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而向农村反馈的,虽然有,但远远不及流出的多,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牺牲乡村以繁荣城市的格局。

 

 

留住人才是关键。人口越是外流,尤其是优秀人才的外流,越是导致城乡之间失去平衡,而物质资源是随人口而流动的,于是出现了物质追随人口而去的趋势,不是有很多的农民,千辛万苦培养一个大学生,结果孩子大学毕业了,留在了城市,还需要父母省吃俭用,凑钱帮助买房、买车、取媳妇。

 

或者退而求其次,如上所述,在镇上或县城也要买个劣质的廉租房吗?这就是人与物一并流向了城市,正应了费孝通那句话,“乡间把子弟送了出来受教育,结果连人都收不回”。不仅大学生不会再回来,就是目前在乡村教书的教师,乡村医生,也想尽办法到县城,甚至更大的城市。

 

在这样的洪水冲刷下,乡村的田野能不越来越贫困与落后吗?重视地方是留住乡村人才的关键。演变到今天这个局面,似乎都是市场的作用,确实,不能否认市场再配置资源上的巨大作用,也不能否认其合理性。

 

但我们应该看到,我们从正式体制到一般社会心理,都只强调中枢的作用,从区域发展来说,城市分为各个不同的层次,从一线到三线四线,最后无足轻重的就是乡村了,反过来,人口也就向高层次城市流动,在小城市都不够气壮,更别说乡村了。直白的说,就是乡村没有机会,没有地位,没有希望,而这不仅仅是市场决定的。

 

 

这就要求乡村医生、教师乃至一切乡村人口,都有机会在本地获得一个受人尊重的、体面的生活。而机会来自制度的安排,一方面,要让人才愿意下基层,一方面,要有一种机制,让在大城市里工作的优秀人才,有机会为家乡做贡献,有些地方的乡贤委员会的组织,是值得借鉴的。只有人们将眼光盯在地方,从地方就可以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而不必一定到中心(镇上、县城、省城、北上广等)才能得到认可,人才的分布才会趋于相对均衡。

 

认知:农村、农业、农民

 

中国农业怎么啦?

中国关于农业的文件和政策可谓年年有,月月有,天天有,一波接一波,一个接一个,应接不暇。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出,全国人民就开始热议农业,等到“两会”结束,热议便渐渐降温,然后消失。这样的循环每年都会上演,这种虎头蛇尾的现象就是当下中国农业产业的真实现状。

 

与每年开春时必演的农业大戏“一号文件”互为狼狈的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各大媒体上“农业的机会来了”、“下一个投资热点是农业”、“农业迎来黄金期”等等诸如此类的文章。你会发现:两年前有这样的文章,两年后有这样的文章,五年前的五年前仍然有这样的文章。

 

这些文章秋毫明察,政策洞见,理据双全,但看多了不免心生疑惑:农业的机会到底来了没有?啥时候来?来不来?没有人会相信,其实农业根本无所谓机会。

 

 

十年前,国家开始提新农村建设,那阵子很多人打了鸡血似的,开始热衷于宣讲“农业的机会来了”,而且把每年的“一号文件”之类的政策提起来就灌,不少人就这样晕头转向地干起了农业。后来的日子,由媒体配合专家,继续忽悠。

 

当那些早年被忽悠从事农业的人开始抱怨农业不好做时,解释简单明了:农业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要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做农业。毫无疑问,这样的回答是双方均能认同的标准答案,所以从来没有人质疑。

 

但是,再到后来,慢慢发现,那些出于各种理由进入农业领域发展的人所遇到的问题,不光是因为农业本身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也不光是对国家农业政策把握不到位的问题,而是有些人为项目一头扎进去投上几千万,耗上十余年,结果依然一败涂地。

 

难道说十年不够长吗?上亿不算多吗?仔细想想“周期长见效慢”其实是一句废话——哪个行业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农业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的原因,核心问题不是中央对农政策不够重视,而是现在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不再愿意努力奋斗花五年、十年来成就一个事业,坚守一个事业,而是要么失去了情怀,要么一开始就是投机者的心态,想着做个项目骗点补贴什么的,有心做的又没有人才、技术,所以农业、农村、农民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农业,请投机者绕道

大凡一个产业,总有一个进入的最佳时间,比如汽车制造业、IT业、文化产业等等。奇怪的是,对农业而言,“机会来了”的口号居然吆喝了十多年。按常理,不同行业背景的人,看待问题的眼光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应该不同,这才正常。

 

像“农业的机会来了”这样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农业圈子外与投机者的人写的。因为对于农业圈内的人来说,不存在讨论,不管有没有机会,该做的还得做。但奇怪的是,不同背景的人谈及农业,目光都会齐刷刷地盯向政策,答案似乎高度统一,但结果却总是南辕北辙。

 

更让人不解的是“农业的机会来了”被喊了十多年,似乎没有人认真解读:是十多年来农业始终如一的存在着一个机会?还是农业的机会十多年间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来?亦或是十多年来农业的机会终于马上就要来了?我从2013年开始决定做农业一直到现在、将来,我始终明白一个道理:真的无所谓机会不机会,农业只属于有情怀的人。

 

农业不同于计算机,不同于汽车,不同于电影电视文玩收藏,它除了作为商品的属性外,更担当着对生命的根本维系。人可以不戴手表,可以不用计算机,甚至可以不穿衣服,但不可以不吃饭!正是由于农业伴随着对生命的担当和承载,所以选择从事农业就必须默认这种责任,无可推脱。

 

然而,当下中国,人们讨论农业的发展机会时,却仅仅讨论它的经济属性和商品属性,而剥离农业所承载的特殊使命。虽然也有很多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展望有机农业的“机会”,但所谓的机会来了,实际上说得再通俗一点儿,就是赚钱的机会来了。而一切以赚钱为根本目的,就是导致中国农业一片混乱的根本所在。

 

正本清源,理清思路之后,再回看每年的“机会来了”之乱象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有人从事农业产业,而有人只是在投机赚钱;有人生产的是食品,而有人却把食品当做投机的工具。虽然都是“农业”,讨论语境不同,对机会的理解不同,结局也就不同。

 

 

回归本真,既然每天都要吃饭,农业的机会就一直存在,它永远不会象386电脑,BP传呼机那样过时,也不会因为有了“一号文件”或出台某项政策,机会才能来。“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如果没有情怀,抓不住机会就会失望,就会生气,就会抱怨。如果没有情怀,即使抓住了机会,对农业来说也不是建设,而是破坏,甚至灾难。

 

它掏空了政策,掠夺了本属于农民的福利,导致产生了纯粹的投机主义;破坏了农业自有的生态平衡,让农业自身陷入急近功利的恶性循环;导致了粮食和食品安全,人人自危。

 

饲料时代拿什么拯救我们的健康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有哪一种文化比“农”更古老?在所有的养生要素中,有哪个要素比“吃”更重要?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把“农”排斥在“国学”之外。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学被剥离得只剩下儒释道和四书五经。

 

这个问题所折射的焦点恰恰就在于,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史的国家,“农”已经不被当作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化;每天都在吃着粮食,但国人已忘记还有这么一个与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行业。这对有着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农耕文明的中华民族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是的,提起农业,我们会想起很多高大上的名词: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设备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智慧农业……但很少提“传统农业”。如果被提到了,那也是作为反面教材而存在的,它常常被另外一个名字“小农”所替代。“小农”是什么?是落后、守旧、短视的代名词。由它衍生出的,是小农经济、小农意识、小农思想。

 

 

由于传统农业不“现代”,不“科学”,只能自给自足,所以必须要打破推倒。但是,中国农业在被国人斥之为“小农”并加以抛弃的同时,却被世界公认的农业机构称之为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的典范,被看作是中国之所以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地球上最庞大的人群,而且几千年经久不息,绵延不绝的根本所在。

 

纵观历史,你会发现由于欧、非大陆民族没有施肥习惯,曾经的拉丁姆、西西里都是世界粮仓,在殖垦下因“地力消失”,现在均已变成荒地。如今,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史,曾创造出世界上最智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民族,却开始在别人走不通的道路上倒施逆行。

 

中国的农民,像父辈那样视土地为生命的老一辈农民已经渐渐老去。新一代农民,要么已深知靠种地养活不了自己,而选择当了农民工;要么虽然继续种地,但由于没有继承和掌握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只能沦落为“现代农业”指挥下的“产业工人”。中国农业已进入由外行指挥内行,屁股领导脑袋的时代。

 

说白了,所谓“现代农业”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前提的对土地掠夺式的产业化之路。这让人联想起一个感冒病人,到医院后医生让你打抗生素,说这样好得快;打了,感冒好了,肠胃又不舒服,医生又劝你把胃切除,说这样防止进一步恶化;胃切了,身体水肿排不出尿了,医生说是肾功能衰竭,劝你透析……直到无计可施时,医院会拿出病危通知让你签字,说医生不是万能的,他们已经尽力了。

 

 

中国农业正面临着和中医类似的遭遇。当我们都在质疑为什么现代人有那么多怪病而无药可治时,有多少人反省过曾对自己身体的伤害,自己对空气、水、食物、以及整个自然界所犯的错误?

 

农作物以及牲畜的疾病同样如此,当我们在追问农药残留有没有超标,关心所吃的每一口食物是否安全时,有没有人追问过自己曾给予了土地什么,以及农作物疾病的来源?

 

化肥农药之于作物,正如抗生素之于人类一样,它带给我们快捷、高效的同时,也让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当西方的祖师们无计可施时,终于提出了“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这难道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吗?

 

价廉物美是压倒食品安全的一根稻草

与农民的退出相反,城里的一个又一个土豪却租地当起了农民。没有多少人是为了赚钱,也没有多少人是因为喜爱,更没有多少人觉得当农民是高大上,只因为自己想吃到安全食品。当一个社会的食品到了不是自己种的就不敢吃的程度,是不是真的到了该深刻反省的时候。这是谁之罪??

 

在回答谁之罪之前,先看两组数据:一是国家发改委对2013年小麦、水稻、大豆、玉米四大粮食品种的收益成本情况做的调查,调查显示,四大粮食品种亩均产值是1039元(没有扣除成本),亩均投入费用是357元,亩均收益是682元(这个收益包括他本人的人工和他的利润)。

 

但这个调查不含土地承包费,也不包括农民自己的人工费。另一份数据与此相得益彰:2012年农民来自种地的收入人均是2017元,占全部收入的26.6%,2013年比重又降为24.6%——即农民种地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不到四分之一。

 

没错,化肥是农民施的,农药也是农民洒的,农民的确与食品安全脱不了干系。但这里值得解读的是,当今的农民种地,已经不是按农民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农民种粮食可能是分文没赚,然后还得靠打工来养活自己。

 

还得遭受消费者的指责,问他种的粮食为什么会使用化肥农药!在所有人都谈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代,凭什么农民只能理所当然地白种地?凭什么只有坚守别人指定的道德规范的义务而没有追求利益的权力?

 

 

 

反之,在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攻击的今天,我们自己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不妨来梳理一下:当你去农贸市场买菜时,面对3元/斤的蕃茄和8元/斤的蕃茄,你会买哪一种?3元/斤与10元/斤的大米呢?18元/斤的猪肉和50元/斤的猪肉呢?

 

当你或者是因为自己的精明而选择了便宜的话,当你把这种选择变成一种习惯和把这个价位默认为“标准价位”的话,那么谬论被重复一千次就真成了“真理”——你就不会去关心这样的价格这样的食物正不正常了。

 

所以,当你理直气壮地指责食品为何不安全,质问为什么“本来”3元/斤的大米变成10元/斤,“本来”18元/斤的猪肉变50元/斤……别忘了这些“本来”的前提是,农民白种地或赔本种地不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乎,“本来”要生长12个月才能出栏的猪,3个月就上市了;“本来”有肥有瘦的猪,全长成了瘦肉;“本来”买的是猪肉,却被注进去了水……“本来”就应该长在土里,没有化肥农药,最自然而然地成长的白菜萝卜,结果成了奢侈品!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本来”呢?难道你仅仅是无辜的受害者吗?

 

当人人都站在利己者的立场上打着“本来”的盘算时,你会发现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而且受害者远不止人。由于人对食物、人对人的极端不信任,结果猪躺枪了,被装上了监控,强迫要求它只吃不动;羊躺枪了,被打上了耳钉;鸡也躺枪了,被囚禁在笼子里;白菜萝卜也只有在消费者的脸皮底下成长,才会敢吃……据说这叫物联网,二十四小时监控,连老母猪发情也不放过,这让猪情何以堪!

 

不知道要求二十四小时监控食品的消费者,是不是也是二十四小时盯着自己的电脑或手机——若不是,那怎么能保证自己吃到嘴里的每一口食品就是安全的呢?这种人对人,人对猪的极端不信任,结果是消费者把生产者逼疯,生产者再把猪逼疯,然后羊疯了,牛疯了……白菜萝卜全疯了。

 

于是,“本来”不是种地的人,为吃到安全食品,也只有自己亲自种地。或者一个大棚,或者一小块农场,或者在自家别墅的花园,或者在自己的老家,有人把这种农业叫“情怀农业”。

 

 

 

这里的情怀,可能是对农业的情怀,也可能是对家乡的情怀, 更可能是对家人健康的关爱,还可能是因为对某一个作物的特别爱好……总之,因为某种机缘巧合认识了农业。这种农业往往不是以盈利为核心目的,所以总能坚守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底线。

 

看看电商,截止2017年,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过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商平台已达3000余家,但农产品电商却集体都在亏损运营。

 

打着亏本促销、烧钱引流、信息刷屏等词汇的基本都是做农业电商的,一个备受政府支持的行业,一个被圈内人称为风口的行业,为什么都是亏损?

 

农产品的7大痛点:货源、物流、客单价、标准化、流量、品牌、复购率等,个个头疼.....

 

 

新时代:新农业、新农村、新业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大后,总书记多次谈及“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

 

这些重要论述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刻阐明“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形势任务、方法举措,为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部署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落实中央部署,提升工作水平,着力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理解:“三农”思想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十分丰富,内容涵盖“三农”各个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问题的深入研究、深谋远虑和深厚感情,形成了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与顶层设计。

 

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重要论述中,“三个必须”“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最为系统和鲜明,居于总括性总要求的地位。

 

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通过论述“三农”强、美、富与国家强、美、富之间的关系,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全局性问题,这是对“三农”工作基础性地位的总把握。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三个不能”从历史维度审视“三农”发展规律,表明了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松劲的决心和态度,明确了我们党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宗旨使命。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三个坚定不移”从全局角度明确了“三农”工作重点,在关键时期释放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强烈信号,表明了我们党坚定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政策目标,既是加快农村改革的响鼓重槌,也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由路径。

 

这三个方面的论述,虽各有侧重,但主题一致、相辅相成,既有着眼长远的战略判断又有立足当前的政策部署,既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又有实践的总结和发展,既有历史经验又有现实思考。这些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三农”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定自信和对亿万农民群众的责任担当,是指导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既讲大逻辑又说大众话,体现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刻洞察、对农民的殷殷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农村工作经验,因而总是能用深入浅出、善接地气的语言阐释“三农”重大问题,一语中的,直指要害。

 

比如,“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生动语言,无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与深接地气的完美结合。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就是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把“三农”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不断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研判“三农”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和顺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变化和内在要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结构调整,既突出发展农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是破解当前农业供需结构失衡的有效办法,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当前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从生产端发力,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调整优化农业要素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和主体结构,着力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习近平的“三农”情怀和战略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多次重要会议上、在深入各地的调研考察中,就“三农”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带您一起深刻领略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怀和战略智慧!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的讲话

 

•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证农业支出,开支再压缩也不能减少“三农”投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制定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的政策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

农村发展,关键在人

•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变“扶穷”为“扶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让农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进一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最近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期间连提乡村振兴的要求:具体要怎么干?习近平要求从这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产业振兴,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

 

二是人才振兴,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三是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是生态振兴,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

 

五是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大农:一群有情怀的普通“企业家”

 

大农对农业发展同样有着这样一条清晰的思维:饲料、激素、肥料、农药被滥用的今天,空气、土壤、水、环境被污染的今天,我们这代人,或者说我们这些已经认知健康的人该如何拯救我们自己造福更多朋友呢?

 

2013年开始,大农就彻底把“情怀农业”升格为第一产业,那时候开始就是没完没了的折腾。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供应链、为了给这个链条打造在商业上别人无法复制的商业壁垒、在情怀上赋予农民更多的机会、在农村环境上给予更多的美好、在农业上走出更多的路子。

 

为了承诺农民赚到钱必须先让他们相信销售没有问题、为了帮助城里人的餐桌、厨房更健康,大农已经反反复复磨练了五年,才终于断断续续地推出产品,虽然推出的产品没有所谓出奇制胜的轰动效应,也没能解决更多的问题,但总算是得到了部分农村、农民的认可,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与支持,这一切的努力,但总算赢得了消费者夸赞的口碑。

  

但是、运输途中的损耗、配送时间要求高、物流成本高昂、产品标准化低、素材成本高、教育成本高、品牌推广成本高等,都是大农无法快步前进的“枷锁”,农业电商大农不只是重视“电”,更要重视“商”。

 

 

所以,大农推出了省级服务中心(全省服务上下行)、市级服务中心(全市范围服务上下行)、联合创始人(荣誉、责任)、体验店(县、区)、服务站(乡镇、社区)、分享计划(社交电商)、线上整店(流量)输出等业务形态。

 

大农相信,农村的市场庞大、城里的需求量大、做好“口碑”服务工作,一切以消费者为核心,用服务创造价值,用品质创造未来,讲好中国故事(产品、旅游)、搞好活动,推荐品牌(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流通)、抓好培训(人才振兴)。

 

大农把农业现代化、科技化的工作交给专业的群体来做,相信会随着乡村振兴的伟大号召,美丽乡村的建设崛起,城镇化的时代来临之时会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大农做好农产品和为农村商品流通的工作,严把质量关,让城市人餐桌安全、健康的同时推进老乡们也能享受城市人的品质生活,但愿这一天能够早日实现。

 

这就是大农——一群喊出“为农民思考”的草根创业者,坚持做为乡村振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服务的基于电商供应链的平台服务商的一群普通“企业家”,一个普通的电商农业企业——大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公司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湘)字第0026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湘)-经营性-2023-0127
食品经营许可编号:JY24301040720627
商标注册证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食品安全百家诚信示范企业
消费维权服务站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证明-43010418000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170109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医疗器械许可证(湘)网械平台备字[2021]第0003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陆记证书
中小企业诚信示范单位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表
粮食收购企业备案表
系统安全等保备案证明 - 大农配送
系统安全等保备案证明 - 好多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业特许经营备案企业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公司:大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湘江新区麓谷街道
电话:4007671226 0731-82207871
邮箱: danong@vip.126.com
关注我们
送菜菜小程序
©2024 大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湘ICP证B2-20170109号
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